新土地管理法2022年
(1)農村未經批準開荒的土地不能確權 農村的耕地一般由村集體分配,但是很多農民家里的土地并不完全是由集體分配的,有部分是自家私自開墾出來使用的,像這樣的土地沒有經過有關部門的審批手續(xù),在面臨確權時是不能確權的,并且還有可能被強制收回。 (2)土地荒廢兩年以上的收費、荒廢3年收回 在修訂的《土地管理法》中,這一條可能對于農民影響非常大。畢竟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農村農民大規(guī)模外出打工,荒廢土地是非常正常的事,現(xiàn)在農村有很多的土地都已經荒草叢生,過去都是優(yōu)質的耕地和農田。從新的土地修正案來看,未來我國將要求農民經營農村土地,不要荒廢土地,如果荒廢3年以上的土地是要收回使用權的。 (3)農用地用途被改變,用于非農業(yè)活動的可能予以收回土地 農用地只能用于農業(yè)生產,不能在耕地上從事非農業(yè)活動,比如建房、搭建筑等。否則就是私自占用土地,改變農用地用途的行為。這種情況下,會拆除地上建筑物、予以收回土地。 (4) 土地確權 后會發(fā)放相關土地確權證書 土地確權完成后會為農戶發(fā)放相關土地確權證書,有新土地管理法2022年 了這個證書,才能證明新土地管理法2022年 你家的土地是屬于你的,才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 (5) 縮小 征地 范圍,不得隨意侵占農民利益,調整 征地補償標準 新修正《土地管理法》首次對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范圍進行明確界定。只有因軍事和外交、政府組織實施的基礎設施、公共事業(yè)、扶貧搬遷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需要以及成片開發(fā)建設等六種情形,確需征收的,可以依法實施征收。 原來的《土地管理法》沒有對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范圍進行明確界定,使土地征收成為各項建設使用土地的唯一渠道,導致征地規(guī)模不斷擴大,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和長遠生計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刪除了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這個規(guī)定。在 征地補償 上,改變了以前以土地年產值為標準進行補償,現(xiàn)在實行按照區(qū)片綜合地價進行補償,除了考慮土地產值,還要考慮區(qū)位、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狀況等因素綜合制定地價。 最新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實施后,相關土地確權證書沒有得到土地確權的、對于土地荒廢兩年以上者收費、荒廢3年收回、農用地用途被改變的以及農村的耕地未經批準開荒的土地進行回收,從根部治理農民用地亂象發(fā)生。農民將被賦予更多的利益并得到法律的保障。隨意更改農村用地性質,違規(guī)利用土地,造成嚴重影響的農民需要承擔法律責任,請農民朋友注意這一點。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2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
(1998年12月24日國務院第12次常務會議通過新土地管理法2022年 ,1998年12月27日發(fā)布新土地管理法2022年 ,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章 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 第二條 下列土地屬于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
(一)城市市區(qū)的土地;
(二)農村和城市郊區(qū)中已經依法沒收、征收、征購為國有的土地;(三)國家依法征用的土地;
(四)依法不屬于集體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灘涂及其新土地管理法2022年 他土地;
(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部成員轉為城鎮(zhèn)居民的,原屬于其成員集體所有的土地;(六)因國家組織移民、自然災害等原因,農民成建制地集體遷移后不再使用的原屬于遷移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第三條 國家依法實行土地登記發(fā)證制度。依法登記的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土地登記內容和土地權屬證書式樣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tǒng)一規(guī)定。土地登記資料可以公開查詢。
確認林地、草原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確認水面、灘涂的養(yǎng)殖使用權,分別依照《森林法》、《草原法》和《漁業(yè)法》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第四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土地所有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fā)集體土地所有權證書,確認所有權。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農業(yè)建設的,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fā)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市轄區(qū)內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統(tǒng)一登記。
第五條 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fā)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使用權。其中,中央國家機關使用的國有土地的登記發(fā)證,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登記發(fā)證辦法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等有關部門制定。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負責保護管理。
第六條 依法改變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因依法轉讓地上建筑物、構筑物等附著物導致土地使用權轉移的,必須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變更登記申請,由原土地登記機關依法進行土地所有權、使用權變更登記。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變更,自變更登記之日起生效。
依法改變土地用途的,必須持批準文件,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變更登記申請,由原土地登記機關依法進行變更登記。第七條 依照《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guī)定,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的,由原土地登記機關注銷土地登記。
土地使用權有償使用合同約定的使用期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xù)期或者雖申請續(xù)期未獲批準的,由原土地登記機關注銷土地登記。
農村土地流轉政策2022的新規(guī)定2022年土地政策的新規(guī)定是:當前,國家大力推進土地流轉和農業(yè)規(guī)?;纳a,但是為了防止土地變成非農化,保護耕地的數量和土地的質量,享受農村土地補貼的政策越來越嚴格。根據新土地管理法2022年 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洪水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的有關規(guī)定,灘涂、泄洪區(qū)、湖堤、河道等都不屬于農村集體耕地的土地,經過復墾種植農作物的土地是不能得到補貼的。
農村土地政策新規(guī)定有:
1、四大證書或將停止發(fā)放
隨著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結束,農村土地確權登記證書、宅基地使用
證書、農村土地承包證書、農村房屋產權證書的發(fā)放也將會結束,同時現(xiàn)如今各地農村都在紛紛推動農村不動產登記,實現(xiàn)“房地一體”,農村的土地、房屋等產權證書將會由不動產登記證書所代替。
2、土地將不會重新分配
現(xiàn)在許多農民都還在討論土地確權之后,農村的土地是否還會再次進行重新分配,大家可以想一下土地確權工作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再次分配土地,這些資源必然會遭到浪費,所以未來再次進行土地分配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3、嚴格保護農村土地
現(xiàn)在各地農村都在開展土地的整治工作,嚴格控制農村耕地紅線,確保農村耕地的地力,《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非農業(yè)建設必須要節(jié)約使用土地,不得占用耕地新土地管理法2022年 ;如果農民將耕地另作他用土地將會被收回。同時在《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規(guī)定:違法土地管理法規(guī),造成耕地大量毀壞新土地管理法2022年 ;將會除以罰金和拘役,情節(jié)嚴重的還將會收回其土地使用權。
未來國家針對農村土地還是要進一步加強土地的確權工作的,土地確權工作落實以后,未來農村的土地也不會再進行重新分配。而且為了確保農村耕地不被破壞,我國的土地管理法當中還是明確的規(guī)定了對于農村土地的保護,即使是土地經營權流轉,土地最根本的是用權還是在于農戶本身的。
法律依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第十五條承包方依法取得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符合有關法律和國家政策規(guī)定的方式流轉。
第十六條承包方依法采取轉包、出租、入股方式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部分或者全部流轉的,承包方與發(fā)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雙方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不變。
2022年農村土地征收新政策是什么法律分析新土地管理法2022年 :1、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新土地管理法2022年 的補償新土地管理法2022年 ,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2、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新土地管理法2022年 ,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3、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qū)片綜合地價確定。一畝耕地的補償費包括新土地管理法2022年 :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1、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2、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yè)人口數計算。
3、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規(guī)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條 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qū)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qū)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qū)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yǎng)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yǎng)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制定。
2022年征地補償新政策是什么?根據《 土地管理法 》規(guī)定征收土地的新土地管理法2022年 ,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 土地補償費 、 安置補助費 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新土地管理法2022年 ,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新土地管理法2022年 ,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yè)人口數計算?!锻恋毓芾矸ā返谒臈l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規(guī)定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前款所稱農用地是指直接用于農業(yè)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yǎng)殖水面等;建設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構筑物的土地,包括城鄉(xiāng)住宅和公共設施用地、工礦用地、交通水利設施用地、旅游用地、軍事設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農用地和建設用地以外的土地。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農村土地政策2022的新規(guī)定國家一直大力扶持農業(yè)新土地管理法2022年 ,并且出臺了一系列保護農村土地和農民的政策新土地管理法2022年 ,現(xiàn)在即使是農民戶口轉成了城鎮(zhèn)戶口新土地管理法2022年 ,同樣也可以獲得耕地補償;并且新的《土地管理法》中允許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通過出租、出讓等方式轉移給其他個體使用;不僅如此,獲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的使用者還可以再次轉讓和抵押。
《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二十六條 承包期內,發(fā)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小城鎮(zhèn)落戶的,應當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允許其依法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qū)的市,轉為非農業(yè)戶口的,應當將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發(fā)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發(fā)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承包期內,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發(fā)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時,承包方對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有權獲得相應的補償。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