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哪個部門負責抓人 在線問法 時間: 2023.07.31 965 第七條 公安機關應當在鄰省、地區(qū)(市)、縣的交通干線或肇事逃逸案件較多的道路上,設置標有管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地址及報案電話號碼的提示牌,配置122報警電話,方便過路駕駛員或者群眾及時報案,交通肇事逃逸破案屬于哪個部門管解答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尚未構成犯罪肇事逃逸哪個部門負責抓人的肇事逃逸哪個部門負責抓人,由事故發(fā)生地肇事逃逸哪個部門負責抓人的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緝工作規(guī)定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及時偵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肇事逃逸哪個部門負責抓人,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肇事逃逸哪個部門負責抓人,維護社會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制定本規(guī)定。 交通肇事逃逸破案屬于哪個部門管解答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尚未構成犯罪肇事逃逸哪個部門負責抓人 的肇事逃逸哪個部門負責抓人 ,由事故發(fā)生地肇事逃逸哪個部門負責抓人 的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未設立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由設區(qū)的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道路交通事故發(fā)生在兩個以上管轄區(qū)域的,由事故起始點所在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法律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第九條道路交通事故由事故發(fā)生地的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未設立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由設區(qū)的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第十條道路交通事故發(fā)生在兩個以上管轄區(qū)域的,由事故起始點所在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對管轄權有爭議的,由共同的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管轄。指定管轄前,最先發(fā)現(xiàn)或者最先接到報警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先行處理。肇事逃逸是直接抓人還是通知肇事逃逸交警持拘留證對肇事者進行拘留。發(fā)生輕微交通事故后肇事逃逸哪個部門負責抓人 ,如果一方肇事逃逸肇事逃逸哪個部門負責抓人 ,逃逸方將負事故全部責任。輕微肇事逃逸肇事逃逸哪個部門負責抓人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肇事逃逸哪個部門負責抓人 的,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可以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肇事車輛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支付搶救費用肇事逃逸哪個部門負責抓人 ;搶救費用超過責任限額的,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條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緝工作規(guī)定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及時偵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肇事逃逸哪個部門負責抓人 ,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肇事逃逸哪個部門負責抓人 ,維護社會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制定本規(guī)定。第二條 本規(guī)定所稱肇事逃逸哪個部門負責抓人 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以下簡稱肇事逃逸案件),是指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后,當事人故意駕駛車輛或棄車逃離交通事故現(xiàn)場的案件。第三條 查緝肇事逃逸案件,由事故發(fā)生地公安機關統(tǒng)一指揮,各部門分工負責,密切配合。第二章 組織第四條 省級公安機關負責指導和組織查緝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肇事逃逸案件。地區(qū)(市)公安機關負責指導和直接參與肇事逃案件的查緝工作。縣級公安機關負責具體承辦本轄區(qū)內發(fā)生的肇事逃逸案件。在發(fā)生肇事逃逸案件或接到協(xié)查通報后,應當立即開展查緝工作。第五條 各級公安機關應當根據本轄區(qū)情況,研究制定肇事逃逸案件的堵截、查緝預案,做到定崗、定職、定責。第六條 治安檢查站應當承擔堵截、查緝肇事逃逸車輛的任務,必要時經縣和縣以公安機關主要領導批準,可以臨時設置檢查卡。臨時設置檢查卡不得收費、罰款,任務完成后必須立即撤除。第七條 公安機關應當在鄰省、地區(qū)(市)、縣的交通干線或肇事逃逸案件較多的道路上,設置標有管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地址及報案電話號碼的提示牌,配置122報警電話,方便過路駕駛員或者群眾及時報案。第八條 各級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建立晝夜和節(jié)假日值班制度,配備必要的現(xiàn)場勘查和照明器材及交通、通信工具。第九條 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建立能夠與相鄰省、地區(qū)(市)、縣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相互聯(lián)絡的通信設備。第三章 查緝第十條 發(fā)現(xiàn)或接到肇事逃逸案件的報告,應當查明現(xiàn)場人員或報案人身份和住址,問明發(fā)案的時間、地點、簡要案情和損害后果,做好接報案記錄并及時報告領導。第十一條 發(fā)生肇事逃逸案件,應當立即組織人員進行現(xiàn)場勘查。線索較清楚的,應當布置堵截和追緝,并及時向上級公安機關報告。第十二條 勘查肇事逃逸案件現(xiàn)場必須細致、周密,應當首先尋找證人,并根據現(xiàn)場遺留的各種痕跡、印跡,判斷肇事的車輛類型、逃逸方向,為堵截和追緝逃逸車輛提供線索。第十三條 肇事逃逸案件現(xiàn)場遺留的具有明顯特征的證據,必須采用多種手段固定、提取和保存,并按有關規(guī)定和標準制作現(xiàn)場勘查記錄等法律文書。第十四條 參加查緝肇事逃逸案件的人民警察,要注意保護自身安全。對查獲的肇事者、嫌疑人和逃逸、嫌疑車輛,應當依照《人民警察法》和有關規(guī)定,立即進行盤問和檢查。第四章 協(xié)查第十五條 協(xié)助其他地區(qū)公安機關查緝肇事逃逸案件,是各地公安機關的職責,必須全力配合。第十六條 要求協(xié)查肇事逃逸案件的方式是肇事逃逸哪個部門負責抓人 :(一)發(fā)出《肇事逃逸案件協(xié)查通報》;(二)電話通知緊急協(xié)查;(三)派員前往。第十七條 要求協(xié)查肇事逃逸案件的辦案部門,在協(xié)查通報或電話通知中,應當提供案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簡要案情和后果;盡可能提供肇事車輛的號牌號碼、車型、顏色、裝載、損壞部位等特征。第十八條 接到協(xié)查通報或電話通知的公安機關,應當立即組織人員布置查緝。第十九條 協(xié)查的公安機關在堵截中,發(fā)現(xiàn)肇事車、肇事者或與協(xié)查通報、電話相符的嫌疑車輛、嫌疑人員可以采取必要的控制或滯留措施,收集有關證據。對肇事者或嫌疑人員必須立即訊問,并及時通知案發(fā)地公安機關。案發(fā)地公安機關的人員一時難以趕到,又需要對肇事者或嫌疑人員實行必要留置的,應當由協(xié)查地公安機關領導批準。第二十條 案發(fā)地公安機關需要帶回肇事車輛、嫌疑車輛的,應當及時派人前往辦理有關暫扣手續(xù);如需要協(xié)查地公安機關對肇事者或嫌疑人員拘捕、寄押或留置的,案發(fā)地公安機關應當辦理委托異地公安機關代為執(zhí)行手續(xù)。第二十一條 協(xié)查的公安機關對查獲的嫌疑車輛和嫌疑人員,一時難以查明有關情況時,應及時通知要求協(xié)查的公安機關派員甄別。要求協(xié)查的公安機關在24小時內未作出正式答復的,可視協(xié)查通報或緊急協(xié)查電話自行失效,協(xié)查部門對嫌疑車輛和嫌疑人員登記備案后放行。第五章 獎勵與處罰第二十二條 對偵破肇事逃逸案件提供線索和有功的群眾應當給予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并建議其所在單位予以獎勵。公開獎勵應征得其本人同意。具體執(zhí)行獎勵的標準和辦法,由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公安廳(局)制定。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lián)網、律師投稿,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 延伸閱讀 車輛鑒定結果會比4更詳細嗎 車輛保全交錢提車的利弊 2022年景德鎮(zhèn)西路拆遷 壽險肋骨骨折賠償標準 維修新房漏水賠償款該找誰要 上一篇:兩車相撞后對方又撞到第三方下一篇:逃逸事故怎么處罰扣幾分 更多相關法律知識 文章 2025交通事故精神損害賠償能否繼 ... 751瀏覽 文章 交強險條例解釋 第二十三條_交強 ... 625瀏覽 文章 刮到別人的車不知道走了算逃逸嗎 ... 583瀏覽 文章 關于車輛妨礙交通怎么處罰破壞交 ... 329瀏覽 文章 工傷住院康復有護理費嗎_工傷康 ... 202瀏覽 文章 交通事故交費先誰承擔 461瀏覽 文章 工傷后能不能申請誤工費_工傷之 ... 732瀏覽 文章 火車失控連撞20車,司機是否涉嫌 ... 603瀏覽 文章 工傷期間家屬誤工費怎么算_工傷 ... 881瀏覽 文章 駕駛證沒換證出交通事故理賠嗎_ ... 546瀏覽 文章 第三者責任險哪四種情況不賠付_ ... 413瀏覽 文章 電瓶車逆向行駛被車撞了,責任怎 ... 512瀏覽 文章 交通事故律師一般收費標準是多少 ... 276瀏覽 文章 對于醉駕五年以后可以考駕駛證嗎 ... 742瀏覽 文章 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法律責任的劃分 ... 147瀏覽 文章 刮蹭第二天算肇事逃逸嗎_刮蹭第 ... 240瀏覽 文章 假如雙方都對交通事故負責,是否 ... 223瀏覽 文章 刮蹭交強險自己全責怎么賠償_刮 ... 441瀏覽 文章 乘車遇到車禍司機全責自己受輕傷 ... 512瀏覽 文章 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內容概要 56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