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h1>
而是否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的認定基礎是行為人的主觀惡性程度,其重要內容是行為人主觀過錯程度,至于行為人實際造成的損害后果則相對次要,即便需要考察實際損害后果,其目的也在于評價主觀惡性程度,2、認定是否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的基礎是行為人的主觀惡性程度,懲罰性賠償?shù)闹饕康脑?懲罰性賠償于通過對行為人的懲罰來維護社會利益,是國家為自身需要而作出的強制性干預結果,盡管也有因無形損害而對受害人提供慰藉的需要,但更多的是國家為了對違法行為人進行懲罰、預防的需要,體現(xiàn)了懲罰性賠償?shù)墓ㄐ浴?/div>
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饕鞘裁?/strong>一、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饕鞘裁? 第一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適用懲罰性 賠償金 的法律關系的主體是經營者和消費者。消費者是請求權的權利主體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經營者是懲罰性賠償金的義務主體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其它人不能成為懲罰性賠償?shù)闹黧w。這里要注意的是,將消費者理解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的人的觀點是過于狹窄的,消費者的含義本身是相當廣泛的,它不僅包括為自己生活需要購買商品的人,也包括為收藏、保存、送人等需要而購買商品的人,還包括替家人、朋友購買物品以及 代理 他人購買生活用品的人。是指非以盈利為目的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人。 第二,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關于欺詐行為,人們看法不一。目前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規(guī)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996年3月1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fā)布的《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第2條規(guī)定:“本法所稱欺詐消費者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第三,懲罰性賠償以消費者有實際損失為要件。這里的問題是如何認定消費者的實際損失。筆者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要支付一定代價,如果支付一定價金所得到的商品或者服務是不真實的或者質量有瑕疵時,他本身就受到了損害,包括物質損失、 精神損害 以及其他無形的精神損害,可以要求懲罰性賠償金。 第四,必須由受欺詐的消費者提出雙倍賠償?shù)囊蟆R驗?民事責任 的承擔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如果消費者沒有提出該要求,人民法院不能依職權主動追究經營者雙倍賠償?shù)呢熑巍?二、懲罰性賠償特征 1、關于懲罰性賠償?shù)姆梢?guī)定具有公私混合法性質。 懲罰性賠償?shù)闹饕康脑?懲罰性賠償于通過對行為人的懲罰來維護社會利益,是國家為自身需要而作出的強制性干預結果,盡管也有因無形損害而對受害人提供慰藉的需要,但更多的是國家為了對違法行為人進行懲罰、預防的需要,體現(xiàn)了懲罰性賠償?shù)墓ㄐ?。但懲罰性賠償畢竟包含著為受害人提供慰籍性救濟的一面,其主體雙方本身地位平等,并且賠償金又是支付給受害人的,體現(xiàn)了懲罰性賠償?shù)乃椒ㄐ浴?2、認定是否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的基礎是行為人的主觀惡性程度。 一般而言,是否承擔補償民事責任,主要看行為人的行為是否在客觀上造成了一定的損害后果,至于行為人主觀過錯程度則相對次要;而是否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的認定基礎是行為人的主觀惡性程度,其重要內容是行為人主觀過錯程度,至于行為人實際造成的損害后果則相對次要,即便需要考察實際損害后果,其目的也在于評價主觀惡性程度。行為人主觀惡性程度的高低主要從兩方面來確定;一是行為人主觀過錯程度,即是故意還是過失;二是行為人希望發(fā)生損害后果還是預見可能發(fā)生損害后果而未能避免。 3、懲罰性賠償是嚴厲性程度最高的一種民事責任形式。 懲罰性賠償是在承懲罰性賠償擔補償性民事責任基礎上承擔的增加賠償責任,其用意在于涉及責任人的精神痛苦,即國家通過強制性手段對責任人財產施加損失以達到懲罰之功效。而補償性民事責任一般并不有意識地涉及責任人的精神痛苦,它是嚴格按照民事主體平等性的要求來給予相應的救濟,即損害什么補償什么,損害多少補償多少,盡管客觀上也會給責任人帶來精神壓力,但這并不是補償?shù)谋旧砟康?。因此,懲罰性賠償與補償性民事責任形式相比,其嚴厲性程度要高。法律明確規(guī)定的一種民事責任形式4、懲罰性賠償是法律明確規(guī)定的一種民事責任形式。有學者認為,法律無明文規(guī)定不懲罰,這是懲罰性法律責任的共同原則,懲罰性賠償也不應例外。對于懲罰性賠償?shù)姆梢?guī)定必須做到:首先對于什么或哪類行為在什么情況下適用懲罰性賠償由法律作出明確規(guī)定;其次是對懲罰性賠償金的數(shù)額或者界限或者計算方法作出明確規(guī)定;最后關于懲罰性賠償?shù)姆蓷l文必須文字清晰,意思確切,不得含糊其詞或模棱兩可。以此限制法官的自由擅斷。不過,在英美法系國家的法院中,他們的確作出過數(shù)額驚人的懲罰性賠償判決,體現(xiàn)了任意性,但懲罰性賠償?shù)哪康牟⒉皇亲屖芎θ俗兂杀┌l(fā)戶,英美法系國家也不主張陪審團在判決中作出數(shù)額過高的懲罰性賠償判決。 在我國對懲罰性賠償規(guī)定了四點,目前來看懲罰性賠償主要是在消費者權益當中比較常見,其中規(guī)定必須是消費者自己提出來的雙倍賠償?shù)囊螅抑黧w就是商家和消費者,并且能夠確定商家存在著欺詐行為的才可以。
食品安全法148條內容?一、《食品安全法》第148條
《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由兩款組成:
第1款: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的食品受到損害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于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經營者追償。
第2款: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二、兩款規(guī)定的主要內容及構成要件
第一款規(guī)定了對“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進行損失賠償?shù)摹笆棕撠熑沃啤?。適用第一款規(guī)定的前提條件是,“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即要求“消費者受到損害和有實際損失”。
第二款規(guī)定了對“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消費者可以主張“懲罰性賠償”。適用第二款的前提條件是,“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即不要求 “消費者受到損害和有實際損失”。
然而,這兩款規(guī)定的適用前提條件,均包含“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之要求。如此,適用該法第148條的關鍵,在于對“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問題的理解與判斷。
三、運用體系解釋方法進行綜合理解
對《食品安全法》第148條,不能孤立地進行理解,應當結合《食品安全法》的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范,采用體系解釋的方法進行綜合分析和理解。
在《食品安全法》中與此有關的,主要有三個條文:
一是第148條第1款,關于“賠償前提為消費者受到損害和有實際損失”的規(guī)定。
二是第148條第2款,關于“對產品標簽瑕疵且不導致消費者誤導的不予懲罰性賠償”的規(guī)定。
三是第150條第2款,關于“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yǎng)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規(guī)定。
從以上規(guī)定,可以得出如下認識結論:
第一,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消費者可以要求生產者、經營者承擔“損失賠償”責任及“懲罰性賠償”責任的,必須是產品存在實際危害,即產品必須是在實質上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第二,產品如果不存在實際危害,僅在標簽、說明書等方面存在瑕疵,除可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以外,則不屬于“損失賠償”及“懲罰性賠償”的情形。
可見,產品在形式上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雖然可以是行政管理處罰的違規(guī)情形,但不一定符合《食品安全法》第148條規(guī)定的“損失賠償”和“懲罰性賠償”構成要件。
四、管理性規(guī)范與侵權性規(guī)范的區(qū)分
《民法總則》第153條規(guī)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guī)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贝吮砻魇称钒踩珣土P性賠償?shù)臉嫵梢?
我國立法已經基本認可“效力性強制規(guī)范”與“管理性強制性規(guī)范”的區(qū)分方法。
與這種立法理論背景相適應,對食品安全法規(guī)范,也可作類似的區(qū)分,即分為管理上禁止性規(guī)范與侵權上禁止性規(guī)范,或者分為行政管理處罰性規(guī)范與民事裁判賠償性規(guī)范。
其中,管理性規(guī)范,調整的是國家管理機關與被管理者之間的管理與被管理關系,其主要功能在于為行政機關發(fā)動行政管理行為提供法律依據(jù);而侵權性規(guī)范,調整的是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民事侵權責任關系,其主要功能在于為受害者的索賠行為提供法律依據(jù)。
對這種區(qū)分方法的邏輯層次,可用表格梳理如下:
管理上禁止性規(guī)范
概約性規(guī)范(宣示性和引致性條款)
A
具體性規(guī)范
純管理性規(guī)范(為行政機關發(fā)動行政管理行為提供依據(jù))
B
管理性與侵權性兼?zhèn)湟?guī)范
C
侵權上禁止性規(guī)范
具體性規(guī)范
侵權性與管理性兼?zhèn)湟?guī)范
D
純侵權性規(guī)范(侵權責任法類型化規(guī)范及特殊具體規(guī)范)
E
概約性規(guī)范(侵權責任法一般條款)
F
可見,在我國的食品安全法體系中,對國家頒行的各種食品安全標準,可以歸為上表中的B類規(guī)范,即管理上禁止性規(guī)范,或行政管理處罰性規(guī)范;對《食品安全法》第148條,可以歸為上表中的E類規(guī)范,即侵權上禁止性規(guī)范,或民事裁判賠償性規(guī)范。
五、小結
從以上分析,總結出對《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的法律適用,應當把握以下要點:
1. 對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可區(qū)分為形式上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與實質上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2. 對《食品安全法》的規(guī)范,可區(qū)分為管理上禁止性規(guī)范與侵權上禁止性規(guī)范,或者行政管理處罰性規(guī)范與民事裁判賠償性規(guī)范。
3.《食品安全法》第148條規(guī)定的“損失賠償”及“懲罰性賠償”構成要件為,產品具有實際危害,即在實質上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食品安全法賠償標準一、食品安全法最低賠償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的標準
除了消費者要求賠償損失外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對于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懲罰性賠償,懲罰性賠償是有最低賠償金額的。
根據(jù)《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第2款規(guī)定“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所以,食品安全法最低賠償?shù)慕痤~為1000元。
二、食品安全法10倍賠償?shù)臉嫵梢?/p>
構成“十倍賠償”的要件至少包括以下三個要件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一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二是“經營者明知”;三是“標簽、說明書”類問題不符合本條款關于“瑕疵”的但書規(guī)定情形。
1、首先,“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是“十倍賠償”的必要條件。
這個前提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在法律規(guī)定的眾多食品安全問題中,只有經檢驗判定“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問題才是“十倍賠償”的法定情形。
2、其次,是否屬于“明知”情形是判定經營者是否應當予以“十倍賠償”的必要條件。
“經營者”的概念在本法中包括食品銷售者和餐飲服務提供者。
3、最后,標簽、說明書的“瑕疵”問題是免除“十倍賠償”的但書規(guī)定,也是目前爭議最大的法律“空白區(qū)”.
簡單來說,判斷標簽、說明書的“瑕疵”是否屬于“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情形,應當視標簽、說明書所傳遞的錯誤信息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判斷。
除上述三個要件以外,本條第一款中“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钡谋硎鲆恢倍急缓雎粤?。因為有觀點認為,在這一表述中的“受到損害的”才是“十倍賠償”的最關鍵要件。如果“消費者”沒有“受到損害”,則“十倍賠償”根本不成立。而對“受到損害”的認定則是比“瑕疵”認定更為復雜的一種判斷。
三、食品安全法中規(guī)定的懲罰性賠償方式有哪些
食品安全法中規(guī)定的賠償方式有兩種,即支付價款十倍和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實踐中人們可以選擇要求生產者或者經營者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
食品安全法第148條是不是一定要受到損害才可以申請賠償損失不一定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不同的法院有不同的認定。雖然在實踐中存在不同的處理標準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但是當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時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仍建議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與商家協(xié)商不成,可以通過向當?shù)厥袌霰O(jiān)管部門投訴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等方式解決。
法律分析
實踐中,有法院認為十倍賠償不以受到人身損害為前提。例如,在(2018)閩01民終4450號案中,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關于消費者主張十倍賠償?shù)膽土P性賠償責任是否應以損害結果為要件問題。該條第一款與第二款系分別對“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和“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兩種不同情形下,消費者權利主張及選擇的規(guī)定,二者并非遞進關系。第一款規(guī)定的是補償性民事責任,即生產者或銷售者違法給消費者造成人身或財產損失或其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他損失的責任,而第二款既有補償性民事責任,也有懲罰性民事責任。食品安全法屬于特別法,根據(jù)特別法優(yōu)于普通法原則的規(guī)定,當消費者購買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主張懲罰性賠償責任時,其權利依據(jù)應是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故該條款規(guī)定的懲罰性賠償責任不屬于特殊的產品責任,不應以損害結果為責任承擔的構成要件。在(2021)津0112民初8923號案中,天津市津南區(qū)人民法院認為,根據(jù)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該法律規(guī)定的損失,并不限于人身健康損失,購買貨物的費用可以計算為財產損失。但是,亦有法院對此持相反的觀點,認為菜品中有異物并未違反食品安全標準,且人身未遭受實際損害,不能獲得十倍賠償。例如,在(2017)滬01民終10698號案中,一審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認為,菜品中雖發(fā)現(xiàn)異物,但并非違反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且倪某亦未提供證據(jù)表明其人身遭受實際的損害,故倪某要求賠償十倍貨款的訴訟請求,一審法院不予支持。二審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價款十倍的賠償金支付以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上訴人并無證據(jù)證明被上訴人存在前述情形,本案爭議不存在適用懲罰性賠償?shù)氖聦嵰罁?jù)和法定條件,故本院對其主張難以采信。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2019年補償性損害賠償和懲罰性損害賠償?shù)膬热?/strong>補償性損害賠償和懲罰性損害賠償有哪些內容。補償性損害賠償有完全賠償原則和限制補償性損害賠償,如可預見規(guī)則、減損規(guī)則、損益相抵。懲罰性損害賠償中經營者實施欺詐行為時的三倍賠償責任等等。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我接下來為您詳細介紹。
補償性損害賠償
(1)完全賠償原則
根據(jù)《合同法》第113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違約方承擔補償性損害賠償?shù)姆秶▽嶋H損失和可得利益的損失兩部分。①實際損失。指因違約行為遭受的財產損害和人身損害,但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②可得利益的損失。主要指利潤的損失,例如獲得標的物以后轉賣所獲得的純利潤;獲得機器設備后投入使用所獲得的營業(yè)純利潤。
(2)補償性損害賠償?shù)南拗?/p>
①可預見規(guī)則。根據(jù)《合同法》第113條的規(guī)定,損害賠償?shù)臄?shù)額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②減損規(guī)則。根據(jù)《合同法》第119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③損益相抵。如果違約行為在給對方造成損失的同時,還給對方帶來了收益或者給對方減少了費用的支出,則在計算損害賠償?shù)臄?shù)額時應當減去該收益或者節(jié)約的費用。例如:委托人甲指示受托人乙拋出A股票,購買B股票,乙未按照甲的指示辦理,而是購買C股票。3個月后甲發(fā)現(xiàn)此事時,B股票每股上漲了100元,C股票每股上漲了70元。在計算乙對甲的損害賠償數(shù)額時,應當將其在C股票上為甲賺的錢“刨出”。
懲罰性損害賠償
(1)經營者對消費者實施欺詐行為時的三倍賠償責任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500元的,為500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其構成要件有三:
①一方為經營者、一方為消費者。
②消費者以消費為目的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
③經營者實施欺詐行為,符合欺詐的構成要件。
(2)房地產銷售企業(yè)對房屋購買人承擔的懲罰性損害賠償責任。
根據(jù)《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釋》第8、9、14條的規(guī)定,在七種情形下,商品房的購買者有權主張已付房款雙倍的懲罰性賠償責任。需要意三點:
①消費者購買商品房受到欺詐的,不能依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的規(guī)定主張三倍懲罰性賠償。
②該懲罰性賠償僅適用于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與購房者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如果房屋的出賣人不是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則不適用。
③該懲罰性賠償?shù)碾p倍,不是合同標的額的雙倍,而是已付房款的雙倍,這是其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的不同之處。
具體而言:購買商品房時的雙倍懲罰性賠償,規(guī)定于下列三個條文,共規(guī)定了七種情形:
①《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釋》第8條規(guī)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的,無法取得房屋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并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一)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人未告知買受人又將該房屋抵押給第三人;(二)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人又將該房屋出賣給第三人。”
②《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釋》第9條規(guī)定:“出賣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并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一)故意隱瞞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事實或者提供虛假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二)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抵押的事實;(三)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出賣給第三人或者為拆遷補償安置房屋的事實?!?/p>
③《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釋》第14條規(guī)定:“出賣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內建筑面積或者建筑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的面積不符,合同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以下原則處理:(一)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據(jù)實結算,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二)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的,應予支持。買受人同意繼續(xù)履行合同,房屋實際面積大于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按照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承擔,所有權歸買受人;房屋實際面積小于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出賣人返還買受人,面積誤差比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雙倍返還買受人。”
(3)生產或者銷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十倍懲罰性賠償
《食品安全法》第96條規(guī)定:“違反本法規(guī)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p>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lián)網、律師投稿,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
上一篇:
東方航空為什么經常延誤下一篇:
國航a340退役
更多相關法律知識
當事人鄭先生騎電動車與轎車發(fā)生交通事故,地點北京,對方全責,導致當事人三踝骨折。元甲律所專案組與保險公司和解談判,快速調解,幫助當事人拿到26萬元賠償款!專業(yè)高效的解決方案,幫助當事人早日解決糾紛,早日安心養(yǎng)傷!
問在淘寶店買了12盒小米,商家說已發(fā)貨,但實際只收到1盒,第二天又收到兩盒,這個過程中我多次詢問是否發(fā)貨,是否能到,他都說可以,在最后告訴我還沒有發(fā)貨,導致客戶到了之后未能發(fā)貨,我不得不重新購買,由于給公司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我的兩次購買公司不予報銷,且本月績效扣除,商家不予任何賠償,這種行為我是否可以起訴他,
答
律師回復中...
2024-10-11 16:50
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司法解釋
食品安全法賠償標準是什么 一、食品安全法賠償標準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 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司法解釋,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根據(jù)《食品安全法》第96條第2款食品 ...
626熱度
住院期間還未委托就得到了專業(yè)律師的全程指導,不錯過每個細節(jié),更有利于日后的賠償。元甲律師本著利他之心、服務為本的宗旨,全面細節(jié)維權,該案有望突破之前301天誤工期的記錄。早一日委托更是早一日受益!
北京延慶交通事故,六十多歲老人不幸去世,元甲律所理賠團隊與保險公司專業(yè)談判,一個多月達成和解,幫助家人拿到賠償款180萬元。
發(fā)生交通事故受傷,如何能快速拿到賠償款?傷者經鑒定評上2個十級傷殘,通過多次談判,與保險公司達成和解,在傷者承擔主責的情況下,獲得27萬賠償款。
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金
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規(guī)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金,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食品安全法三倍賠償?shù)囊?guī)定食品安全 ...
566熱度
問前同事以前借我信用卡(3張總金額36000元)借的時候說不會逾期沒有欠條前兩年一直在還還完再刷出來后來就說沒錢我就還信用卡還進去再刷出來給我約多半年前還了一筆錢約8000后來開始聯(lián)系不上再打電話不接至今未能聯(lián)系成功我想咨詢是否可以把錢要回來或者她能不能構成欺詐
答
律師回復中...
2024-10-10 17:09
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7種情形
根據(jù)《食品安全法》第96條第2款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7種情形的規(guī)定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7種情形:“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7種情形,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 ...
332熱度
一面錦旗,不僅是榮譽,更是傷者及家屬對我們專業(yè)與口碑的最高贊譽!北京大興交通事故,傷者評上十級傷殘,在庭審中元甲律師對賠償金額分毫必爭,幫助傷者獲得賠償款27萬余元。
問我的電瓶車停在公司,有人擅自挪動我的電瓶車導致我的電瓶車破損,但是該區(qū)域沒有監(jiān)控。報警無法得到解決,怎樣能讓工作單位賠償我電瓶車的維修費用?
答
律師回復中...
2024-10-10 16:33
一、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饕鞘裁? 第一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適用懲罰性 賠償金 的法律關系的主體是經營者和消費者。消費者是請求權的權利主體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經營者是懲罰性賠償金的義務主體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其它人不能成為懲罰性賠償?shù)闹黧w。這里要注意的是,將消費者理解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的人的觀點是過于狹窄的,消費者的含義本身是相當廣泛的,它不僅包括為自己生活需要購買商品的人,也包括為收藏、保存、送人等需要而購買商品的人,還包括替家人、朋友購買物品以及 代理 他人購買生活用品的人。是指非以盈利為目的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人。 第二,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關于欺詐行為,人們看法不一。目前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規(guī)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996年3月1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fā)布的《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第2條規(guī)定:“本法所稱欺詐消費者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第三,懲罰性賠償以消費者有實際損失為要件。這里的問題是如何認定消費者的實際損失。筆者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要支付一定代價,如果支付一定價金所得到的商品或者服務是不真實的或者質量有瑕疵時,他本身就受到了損害,包括物質損失、 精神損害 以及其他無形的精神損害,可以要求懲罰性賠償金。 第四,必須由受欺詐的消費者提出雙倍賠償?shù)囊蟆R驗?民事責任 的承擔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如果消費者沒有提出該要求,人民法院不能依職權主動追究經營者雙倍賠償?shù)呢熑巍?二、懲罰性賠償特征 1、關于懲罰性賠償?shù)姆梢?guī)定具有公私混合法性質。 懲罰性賠償?shù)闹饕康脑?懲罰性賠償于通過對行為人的懲罰來維護社會利益,是國家為自身需要而作出的強制性干預結果,盡管也有因無形損害而對受害人提供慰藉的需要,但更多的是國家為了對違法行為人進行懲罰、預防的需要,體現(xiàn)了懲罰性賠償?shù)墓ㄐ?。但懲罰性賠償畢竟包含著為受害人提供慰籍性救濟的一面,其主體雙方本身地位平等,并且賠償金又是支付給受害人的,體現(xiàn)了懲罰性賠償?shù)乃椒ㄐ浴?2、認定是否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的基礎是行為人的主觀惡性程度。 一般而言,是否承擔補償民事責任,主要看行為人的行為是否在客觀上造成了一定的損害后果,至于行為人主觀過錯程度則相對次要;而是否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的認定基礎是行為人的主觀惡性程度,其重要內容是行為人主觀過錯程度,至于行為人實際造成的損害后果則相對次要,即便需要考察實際損害后果,其目的也在于評價主觀惡性程度。行為人主觀惡性程度的高低主要從兩方面來確定;一是行為人主觀過錯程度,即是故意還是過失;二是行為人希望發(fā)生損害后果還是預見可能發(fā)生損害后果而未能避免。 3、懲罰性賠償是嚴厲性程度最高的一種民事責任形式。 懲罰性賠償是在承懲罰性賠償擔補償性民事責任基礎上承擔的增加賠償責任,其用意在于涉及責任人的精神痛苦,即國家通過強制性手段對責任人財產施加損失以達到懲罰之功效。而補償性民事責任一般并不有意識地涉及責任人的精神痛苦,它是嚴格按照民事主體平等性的要求來給予相應的救濟,即損害什么補償什么,損害多少補償多少,盡管客觀上也會給責任人帶來精神壓力,但這并不是補償?shù)谋旧砟康?。因此,懲罰性賠償與補償性民事責任形式相比,其嚴厲性程度要高。法律明確規(guī)定的一種民事責任形式4、懲罰性賠償是法律明確規(guī)定的一種民事責任形式。有學者認為,法律無明文規(guī)定不懲罰,這是懲罰性法律責任的共同原則,懲罰性賠償也不應例外。對于懲罰性賠償?shù)姆梢?guī)定必須做到:首先對于什么或哪類行為在什么情況下適用懲罰性賠償由法律作出明確規(guī)定;其次是對懲罰性賠償金的數(shù)額或者界限或者計算方法作出明確規(guī)定;最后關于懲罰性賠償?shù)姆蓷l文必須文字清晰,意思確切,不得含糊其詞或模棱兩可。以此限制法官的自由擅斷。不過,在英美法系國家的法院中,他們的確作出過數(shù)額驚人的懲罰性賠償判決,體現(xiàn)了任意性,但懲罰性賠償?shù)哪康牟⒉皇亲屖芎θ俗兂杀┌l(fā)戶,英美法系國家也不主張陪審團在判決中作出數(shù)額過高的懲罰性賠償判決。 在我國對懲罰性賠償規(guī)定了四點,目前來看懲罰性賠償主要是在消費者權益當中比較常見,其中規(guī)定必須是消費者自己提出來的雙倍賠償?shù)囊螅抑黧w就是商家和消費者,并且能夠確定商家存在著欺詐行為的才可以。
食品安全法148條內容?一、《食品安全法》第148條
《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由兩款組成:
第1款: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的食品受到損害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于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經營者追償。
第2款: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二、兩款規(guī)定的主要內容及構成要件
第一款規(guī)定了對“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進行損失賠償?shù)摹笆棕撠熑沃啤?。適用第一款規(guī)定的前提條件是,“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即要求“消費者受到損害和有實際損失”。
第二款規(guī)定了對“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消費者可以主張“懲罰性賠償”。適用第二款的前提條件是,“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即不要求 “消費者受到損害和有實際損失”。
然而,這兩款規(guī)定的適用前提條件,均包含“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之要求。如此,適用該法第148條的關鍵,在于對“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問題的理解與判斷。
三、運用體系解釋方法進行綜合理解
對《食品安全法》第148條,不能孤立地進行理解,應當結合《食品安全法》的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范,采用體系解釋的方法進行綜合分析和理解。
在《食品安全法》中與此有關的,主要有三個條文:
一是第148條第1款,關于“賠償前提為消費者受到損害和有實際損失”的規(guī)定。
二是第148條第2款,關于“對產品標簽瑕疵且不導致消費者誤導的不予懲罰性賠償”的規(guī)定。
三是第150條第2款,關于“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yǎng)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規(guī)定。
從以上規(guī)定,可以得出如下認識結論:
第一,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消費者可以要求生產者、經營者承擔“損失賠償”責任及“懲罰性賠償”責任的,必須是產品存在實際危害,即產品必須是在實質上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第二,產品如果不存在實際危害,僅在標簽、說明書等方面存在瑕疵,除可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以外,則不屬于“損失賠償”及“懲罰性賠償”的情形。
可見,產品在形式上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雖然可以是行政管理處罰的違規(guī)情形,但不一定符合《食品安全法》第148條規(guī)定的“損失賠償”和“懲罰性賠償”構成要件。
四、管理性規(guī)范與侵權性規(guī)范的區(qū)分
《民法總則》第153條規(guī)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guī)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贝吮砻魇称钒踩珣土P性賠償?shù)臉嫵梢? 我國立法已經基本認可“效力性強制規(guī)范”與“管理性強制性規(guī)范”的區(qū)分方法。
與這種立法理論背景相適應,對食品安全法規(guī)范,也可作類似的區(qū)分,即分為管理上禁止性規(guī)范與侵權上禁止性規(guī)范,或者分為行政管理處罰性規(guī)范與民事裁判賠償性規(guī)范。
其中,管理性規(guī)范,調整的是國家管理機關與被管理者之間的管理與被管理關系,其主要功能在于為行政機關發(fā)動行政管理行為提供法律依據(jù);而侵權性規(guī)范,調整的是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民事侵權責任關系,其主要功能在于為受害者的索賠行為提供法律依據(jù)。
對這種區(qū)分方法的邏輯層次,可用表格梳理如下:
管理上禁止性規(guī)范
概約性規(guī)范(宣示性和引致性條款)
A
具體性規(guī)范
純管理性規(guī)范(為行政機關發(fā)動行政管理行為提供依據(jù))
B
管理性與侵權性兼?zhèn)湟?guī)范
C
侵權上禁止性規(guī)范
具體性規(guī)范
侵權性與管理性兼?zhèn)湟?guī)范
D
純侵權性規(guī)范(侵權責任法類型化規(guī)范及特殊具體規(guī)范)
E
概約性規(guī)范(侵權責任法一般條款)
F
可見,在我國的食品安全法體系中,對國家頒行的各種食品安全標準,可以歸為上表中的B類規(guī)范,即管理上禁止性規(guī)范,或行政管理處罰性規(guī)范;對《食品安全法》第148條,可以歸為上表中的E類規(guī)范,即侵權上禁止性規(guī)范,或民事裁判賠償性規(guī)范。
五、小結
從以上分析,總結出對《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的法律適用,應當把握以下要點:
1. 對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可區(qū)分為形式上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與實質上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2. 對《食品安全法》的規(guī)范,可區(qū)分為管理上禁止性規(guī)范與侵權上禁止性規(guī)范,或者行政管理處罰性規(guī)范與民事裁判賠償性規(guī)范。
3.《食品安全法》第148條規(guī)定的“損失賠償”及“懲罰性賠償”構成要件為,產品具有實際危害,即在實質上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食品安全法賠償標準一、食品安全法最低賠償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的標準
除了消費者要求賠償損失外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對于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懲罰性賠償,懲罰性賠償是有最低賠償金額的。
根據(jù)《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第2款規(guī)定“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所以,食品安全法最低賠償?shù)慕痤~為1000元。
二、食品安全法10倍賠償?shù)臉嫵梢?/p>
構成“十倍賠償”的要件至少包括以下三個要件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一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二是“經營者明知”;三是“標簽、說明書”類問題不符合本條款關于“瑕疵”的但書規(guī)定情形。
1、首先,“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是“十倍賠償”的必要條件。
這個前提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在法律規(guī)定的眾多食品安全問題中,只有經檢驗判定“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問題才是“十倍賠償”的法定情形。
2、其次,是否屬于“明知”情形是判定經營者是否應當予以“十倍賠償”的必要條件。
“經營者”的概念在本法中包括食品銷售者和餐飲服務提供者。
3、最后,標簽、說明書的“瑕疵”問題是免除“十倍賠償”的但書規(guī)定,也是目前爭議最大的法律“空白區(qū)”.
簡單來說,判斷標簽、說明書的“瑕疵”是否屬于“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情形,應當視標簽、說明書所傳遞的錯誤信息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判斷。
除上述三個要件以外,本條第一款中“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钡谋硎鲆恢倍急缓雎粤?。因為有觀點認為,在這一表述中的“受到損害的”才是“十倍賠償”的最關鍵要件。如果“消費者”沒有“受到損害”,則“十倍賠償”根本不成立。而對“受到損害”的認定則是比“瑕疵”認定更為復雜的一種判斷。
三、食品安全法中規(guī)定的懲罰性賠償方式有哪些
食品安全法中規(guī)定的賠償方式有兩種,即支付價款十倍和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實踐中人們可以選擇要求生產者或者經營者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
食品安全法第148條是不是一定要受到損害才可以申請賠償損失不一定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不同的法院有不同的認定。雖然在實踐中存在不同的處理標準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但是當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時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仍建議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與商家協(xié)商不成,可以通過向當?shù)厥袌霰O(jiān)管部門投訴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等方式解決。
法律分析
實踐中,有法院認為十倍賠償不以受到人身損害為前提。例如,在(2018)閩01民終4450號案中,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關于消費者主張十倍賠償?shù)膽土P性賠償責任是否應以損害結果為要件問題。該條第一款與第二款系分別對“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和“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兩種不同情形下,消費者權利主張及選擇的規(guī)定,二者并非遞進關系。第一款規(guī)定的是補償性民事責任,即生產者或銷售者違法給消費者造成人身或財產損失或其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他損失的責任,而第二款既有補償性民事責任,也有懲罰性民事責任。食品安全法屬于特別法,根據(jù)特別法優(yōu)于普通法原則的規(guī)定,當消費者購買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主張懲罰性賠償責任時,其權利依據(jù)應是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故該條款規(guī)定的懲罰性賠償責任不屬于特殊的產品責任,不應以損害結果為責任承擔的構成要件。在(2021)津0112民初8923號案中,天津市津南區(qū)人民法院認為,根據(jù)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該法律規(guī)定的損失,并不限于人身健康損失,購買貨物的費用可以計算為財產損失。但是,亦有法院對此持相反的觀點,認為菜品中有異物并未違反食品安全標準,且人身未遭受實際損害,不能獲得十倍賠償。例如,在(2017)滬01民終10698號案中,一審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認為,菜品中雖發(fā)現(xiàn)異物,但并非違反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且倪某亦未提供證據(jù)表明其人身遭受實際的損害,故倪某要求賠償十倍貨款的訴訟請求,一審法院不予支持。二審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價款十倍的賠償金支付以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上訴人并無證據(jù)證明被上訴人存在前述情形,本案爭議不存在適用懲罰性賠償?shù)氖聦嵰罁?jù)和法定條件,故本院對其主張難以采信。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2019年補償性損害賠償和懲罰性損害賠償?shù)膬热?/strong>補償性損害賠償和懲罰性損害賠償有哪些內容。補償性損害賠償有完全賠償原則和限制補償性損害賠償,如可預見規(guī)則、減損規(guī)則、損益相抵。懲罰性損害賠償中經營者實施欺詐行為時的三倍賠償責任等等。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我接下來為您詳細介紹。
補償性損害賠償
(1)完全賠償原則
根據(jù)《合同法》第113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違約方承擔補償性損害賠償?shù)姆秶▽嶋H損失和可得利益的損失兩部分。①實際損失。指因違約行為遭受的財產損害和人身損害,但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②可得利益的損失。主要指利潤的損失,例如獲得標的物以后轉賣所獲得的純利潤;獲得機器設備后投入使用所獲得的營業(yè)純利潤。
(2)補償性損害賠償?shù)南拗?/p>
①可預見規(guī)則。根據(jù)《合同法》第113條的規(guī)定,損害賠償?shù)臄?shù)額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②減損規(guī)則。根據(jù)《合同法》第119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③損益相抵。如果違約行為在給對方造成損失的同時,還給對方帶來了收益或者給對方減少了費用的支出,則在計算損害賠償?shù)臄?shù)額時應當減去該收益或者節(jié)約的費用。例如:委托人甲指示受托人乙拋出A股票,購買B股票,乙未按照甲的指示辦理,而是購買C股票。3個月后甲發(fā)現(xiàn)此事時,B股票每股上漲了100元,C股票每股上漲了70元。在計算乙對甲的損害賠償數(shù)額時,應當將其在C股票上為甲賺的錢“刨出”。
懲罰性損害賠償
(1)經營者對消費者實施欺詐行為時的三倍賠償責任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500元的,為500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其構成要件有三:
①一方為經營者、一方為消費者。
②消費者以消費為目的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
③經營者實施欺詐行為,符合欺詐的構成要件。
(2)房地產銷售企業(yè)對房屋購買人承擔的懲罰性損害賠償責任。
根據(jù)《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釋》第8、9、14條的規(guī)定,在七種情形下,商品房的購買者有權主張已付房款雙倍的懲罰性賠償責任。需要意三點:
①消費者購買商品房受到欺詐的,不能依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的規(guī)定主張三倍懲罰性賠償。
②該懲罰性賠償僅適用于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與購房者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如果房屋的出賣人不是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則不適用。
③該懲罰性賠償?shù)碾p倍,不是合同標的額的雙倍,而是已付房款的雙倍,這是其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的不同之處。
具體而言:購買商品房時的雙倍懲罰性賠償,規(guī)定于下列三個條文,共規(guī)定了七種情形:
①《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釋》第8條規(guī)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的,無法取得房屋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并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一)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人未告知買受人又將該房屋抵押給第三人;(二)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人又將該房屋出賣給第三人。”
②《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釋》第9條規(guī)定:“出賣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并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一)故意隱瞞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事實或者提供虛假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二)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抵押的事實;(三)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出賣給第三人或者為拆遷補償安置房屋的事實?!?/p>
③《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釋》第14條規(guī)定:“出賣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內建筑面積或者建筑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的面積不符,合同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以下原則處理:(一)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據(jù)實結算,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二)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的,應予支持。買受人同意繼續(xù)履行合同,房屋實際面積大于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按照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承擔,所有權歸買受人;房屋實際面積小于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出賣人返還買受人,面積誤差比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雙倍返還買受人。”
(3)生產或者銷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十倍懲罰性賠償
《食品安全法》第96條規(guī)定:“違反本法規(guī)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shù)臉嫵梢? 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p>
上一篇:
東方航空為什么經常延誤下一篇:
國航a340退役更多相關法律知識
問在淘寶店買了12盒小米,商家說已發(fā)貨,但實際只收到1盒,第二天又收到兩盒,這個過程中我多次詢問是否發(fā)貨,是否能到,他都說可以,在最后告訴我還沒有發(fā)貨,導致客戶到了之后未能發(fā)貨,我不得不重新購買,由于給公司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我的兩次購買公司不予報銷,且本月績效扣除,商家不予任何賠償,這種行為我是否可以起訴他,

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司法解釋


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金

問前同事以前借我信用卡(3張總金額36000元)借的時候說不會逾期沒有欠條前兩年一直在還還完再刷出來后來就說沒錢我就還信用卡還進去再刷出來給我約多半年前還了一筆錢約8000后來開始聯(lián)系不上再打電話不接至今未能聯(lián)系成功我想咨詢是否可以把錢要回來或者她能不能構成欺詐

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7種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