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h1>
附: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饕?.朱紅蔚申請廣東省人民檢察院無罪逮捕國家賠償案〔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1)法委賠字第4號國家賠償決定書〕2.卜新光申請安徽省公安廳刑事違法追繳國家賠償案〔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1)法委賠字第1號國家賠償決定書〕3.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跒I海大道(天福酒店)證券營業(yè)部申請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錯誤執(zhí)行國家賠償案〔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1)法委賠字第3號國家賠償決定書〕4.程顯民、程宇、曹世艷、楊桂蘭申請遼寧省丹東市公安局刑訊逼供致死國家賠償案〔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0)遼法委賠字第6號國家賠償決定書〕5.許秀琴申請吉林省長春市公安局刑事違法扣押國家賠償案〔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06)吉高法委賠字第1號國家賠償決定書〕6.馬云平申請陜西省蒲城縣人民檢察院無罪逮捕國家賠償案〔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0)陜賠他字第00005號國家賠償決定書〕7.葉壽美申請江蘇省南通監(jiān)獄虐待致傷國家賠償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1)蘇法委賠字第0002號國家賠償決定書〕8.張留軍申請河南省平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重審無罪國家賠償案〔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1)豫法委賠字第6號國家賠償決定書〕9.熊仲祥申請四川省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重審無罪國家賠償案〔四川省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樂法賠字第2號國家賠償決定書〕10.李靈申請山東省嘉祥縣人民法院重審無罪國家賠償案〔山東省濟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1)濟法委賠字第1號賠償決定書〕國家賠償法某案例 急。
2004年最高人法院有國家賠償財產(chǎn)給付的案例嗎高人民法院印發(fā)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p>
國家賠償法施行以來,各級人民法院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
的職責,公正高效審理各類國家賠償案件,切實維護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
了公民、法人和其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
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有力促進了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為總結經(jīng)驗,充分發(fā)揮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導作用,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
我院首次在本院審結和各高級人民法院推薦案件的基礎上,選定了國家賠償十個案例。案例在訴權保護、舉證責任倒置、法律適用規(guī)則、正當法律程序、精神損害賠償和確賠合一司法審查新模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指導性。2012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以法辦[2012]481號《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耐ㄖ穼屹r償?shù)湫桶咐掳l(fā)各高級人民法院。
附: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饕?/p>
1.朱紅蔚申請廣東省人民檢察院無罪逮捕國家賠償案〔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1)法委賠字第4號國家賠償決定書〕
2.卜新光申請安徽省公安廳刑事違法追繳國家賠償案〔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1)法委賠字第1號國家賠償決定書〕
3.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跒I海大道(天福酒店)證券營業(yè)部申請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錯誤執(zhí)行國家賠償案〔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1)法委賠字第3號國家賠償決定書〕
4.程顯民、程宇、曹世艷、楊桂蘭申請遼寧省丹東市公安局刑訊逼供致死國家賠償案〔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0)遼法委賠字第6號國家賠償決定書〕
5.許秀琴申請吉林省長春市公安局刑事違法扣押國家賠償案〔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06)吉高法委賠字第1號國家賠償決定書〕
6.馬云平申請陜西省蒲城縣人民檢察院無罪逮捕國家賠償案〔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0)陜賠他字第00005號國家賠償決定書〕
7.葉壽美申請江蘇省南通監(jiān)獄虐待致傷國家賠償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1)蘇法委賠字第0002號國家賠償決定書〕
8.張留軍申請河南省平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重審無罪國家賠償案〔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1)豫法委賠字第6號國家賠償決定書〕
9.熊仲祥申請四川省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重審無罪國家賠償案〔四川省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樂法賠字第2號國家賠償決定書〕
10.李靈申請山東省嘉祥縣人民法院重審無罪國家賠償案〔山東省濟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1)濟法委賠字第1號賠償決定書〕
國家賠償法某案例 急?。。?/strong>(1)可以 這個屬于錯案 并且還造成很嚴重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
的后果 國家是一定要賠的
(2)可以 李某妻子是被害人的利害關系人 可以成為賠償請求人
(3)兩個都有責任 都應該賠償 治安聯(lián)防隊沒有合法的手續(xù)是不能抓人的 但是公安局的責任較大一些 因為被害人的死亡是公安局造成的 刑訊逼供致人死亡 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
你們都可以告公安局故意殺人
錯殺,法律規(guī)定國家賠償怎么賠A女被監(jiān)視居住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
,限制人身自由109天的申請賠償和維權問題,經(jīng)過四年多的努力,終于有了一個明確的結論;盡管A女最后經(jīng)依法確認或可能得到的賠償數(shù)額遠不能彌補她實際遭受的損失,但有一點賠償總比一點都沒有要好一些;也許A女依法申請國家賠償?shù)穆烦套叩锰D難,姍姍來遲的司法救濟還不完全盡如人意,但畢竟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
我們國家是一個法治的國家。在現(xiàn)代文明和法制社會,如果一個公民的人身權利和財產(chǎn)權利遭受侵害后,竟然淪落到“告狀無門”、“法不過問”的地步,那是民主、人權和法治的悲哀。A女的典型案例,雖然可能是極個別的現(xiàn)象,但她的確給國家立法機關和最高司法機關提出了一系列嚴肅的法律課題。?
法律障礙
那么,影響A女起訴立案和司法管轄的“障礙”到底有哪些呢?據(jù)了解,主要有四種帶傾向性的觀點在起作用。為此,需要提出研究和商榷:
一是“不平等論”。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A女與某公安機關之間不是平等的民事主體關系。公安機關因A女“涉嫌殺人案”而決定立案偵查并對其采取監(jiān)視居住等強制措施,這是國家法律賦予公安機關的刑事偵查權。而行使這種法定刑事偵查權的公安機關與被立案偵查的對象(公民)之間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所以,不能適用民法來調整A女和某公安機關這兩個不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
這種觀點混淆了“平等主體”與“國家機關職權劃分”這兩個不同概念的內(nèi)涵。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36條關于法人的一般規(guī)定,法人也包括機關法人。無論是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或者其他黨政機關,它們在參加民事活動(包括民事訴訟活動)或者調整民事法律關系時,都是以法人的“身份”出現(xiàn)的。盡管這些機關法人享有并可以行使國家法律或者國家機構授予的某些職權;如行政權、管理權、司法權、偵查權、監(jiān)督權、處罰權,等等。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國家機關可以不受民法的約束。在參加具體調整處理以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為內(nèi)容的民事活動時,機關法人同企業(yè)法人、社團法人之間,機關法人相互之間,以及機關法人和公民之間的法律地位都是一律平等的。正是從這個法律意義上說,A女作為普通公民,在某公安機關執(zhí)行職務時侵犯其人身權利和財產(chǎn)權利并造成了損害后,要求該機關法人依法進行民事賠償,完全符合我國民法調整范圍的規(guī)定,而且雙方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和訴訟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民事主體。我國民法不允許有特殊的民事主體存在,不允許有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的法人組織。因而,“不平等論”沒有法律依據(jù),某基層法院以“不平等論”為由,“不予受理”A女對某公安機關提起的民事賠償訴訟是錯誤的。
二是“非民事活動論”。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某公安機關因A女“涉嫌殺人案”而決定立案偵查并對其采取監(jiān)視居住等強制措施,這不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活動,而是不得附有任何條件并帶有強制性的刑事偵查和刑事訴訟活動。因而,刑事訴訟活動不能用民事訴訟方法來調整,A女也不能就刑事訴訟活動造成的人身權利和財產(chǎn)權利的損害,提起民事訴訟。
其實,“不平等論”同“非民事活動論”有某些異曲同工之處。前者側重于強調當事人之間是否具有民法上的“平等主體”關系,而后者則更為強調兩種不同訴訟活動之間的區(qū)別。其目的都是用來作為“不予受理”A女提起民事訴訟的“擋箭牌”。根據(jù)中國侵權行為法理論,國家侵權行為一般分為行政侵權行為、司法侵權行為和其他侵權行為等種類。而“司法侵權行為是指國家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或者其工作人員,在執(zhí)行司法職務中,侵害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權益的侵權行為。如錯殺、冤獄、錯判民事案件、錯誤采取訴訟強制措施,給公民、法人造成損害者,都是司法侵權行為。目前,我國現(xiàn)行法律并未規(guī)定國家機關執(zhí)行刑事偵查職務對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后可以不承擔民事責任,也沒有修改或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1條的規(guī)定。所以,”非民事活動論“的提出也沒有法律依據(jù)。其論點同樣不能成立。
三是“無過錯論”。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某公安機關因偵查刑事案件需要,依法定程序對A女采取監(jiān)視居住等強制措施,本身沒有過錯。雖然A女因涉案受到一些名譽和精神損失,但某公安機關在主觀上并無過錯,其偵查行為和刑事訴訟活動都是按法定程序進行的。因此,不需要再通過民事訴訟對A女進行賠償。只要表示道歉就可以了。
這是少數(shù)公安、司法機關人員對公民人身權利和財產(chǎn)權利的漠視。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國家保護公民合法財產(chǎn)的所有權。公安機關雖因偵查刑事案件需要對A女采取監(jiān)視居住等強制措施,主觀上并無過錯,但客觀上對A女的名譽、精神等人身權利和財產(chǎn)權利造成了損害。這在民法上講屬于國家侵權行為,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眾所周知,國家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應當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即國侵權損害賠償不以過錯為構成要件,只要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zhí)行職務中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造成了損害,就一律由國家機關承擔民事責任,而不論其是否有過錯。關于歸責原則問題,無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1條,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2條都沒有規(guī)定主觀過錯要件。由于國家侵權損害賠償是特殊主體,對侵權后果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是經(jīng)濟上的賠償。因而對國家侵權賠償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就要求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因執(zhí)行職務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時,不得以其“無過錯”為由,推卸應承擔的國家侵權賠償責任。
四是“法律沖突論”。如上所述,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某公安機關因A女“涉嫌殺人案”,對其采取監(jiān)視居住等刑事偵查強制措施,不屬于具體行政行為,也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的行政賠償或刑事賠償范圍。因而,A女既不能提起行政訴訟,也不能申請國家賠償。至于A女能否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1條的規(guī)定提起民事訴訟的問題,“法律沖突論”者又有兩種分岐意見:其一,民法通則是普通法,而且已經(jīng)施行10多年了,當初在制定國家侵權賠償條款(第121條)時,還沒有出臺行政訴訟法和國家賠償法。按照“特別法”優(yōu)于“普通法”的司法原則,應當按國家賠償法等特別法規(guī)定的原則來確定管轄。如果特別法對A女案沒有規(guī)定管轄,那么就應當按照普通法即民法和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受理管轄,其二,某地公安機關對A女采取監(jiān)視居住等強制措施,雖然尚不構成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的“錯誤拘留”、“錯誤逮捕”、“錯誤判罪”等國家刑事賠償條件,但從A女被刑事偵查機關監(jiān)視居住109天,完全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具體事實看,實際上等同于被刑事拘留和被逮捕,而且已超出一般刑事拘留和逮捕后的法定偵查羈押期限。所以,對A女應參照適用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刑事賠償……A女最終通過申請國家刑事賠償獲得司法救濟的事實表明,在目前尚未修改有關現(xiàn)行法律或明確制定司法解釋的情況下,選擇司法救濟即國家賠償?shù)耐緩绞钦_的。這樣做,有利于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并減少訴累,保障司法公正。?
立法建議
我們通過剖析A女因“涉嫌殺人案”被刑事偵查機關監(jiān)視居住作無罪處理后,很長時間未能及時依法獲得賠償?shù)陌咐捌湓?,似乎不難發(fā)現(xiàn):從表面上看這只是一般的司法管轄沖突問題,但實質上卻涉及到因我國民法和國家賠償法的立法缺陷和“法無明文規(guī)定”而導致的“無法可依”及“告狀無門”等更深層次的司法理論和司法實踐問題。為了避免今后再發(fā)生諸如A女這樣的“犯罪嫌疑人”被刑事偵查機關監(jiān)視居住并作無罪處理后“告狀無門”的尷尬局面;為了從根本上真正地保障公民合法的人身權利和財產(chǎn)權利不受侵犯;同時也為了規(guī)范和提高公安、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及執(zhí)法水平;作者呼吁國家立法機關和最高司法機關,盡快組織專家對下列問題和建議進行論證:
第一、鑒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早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之前8年施行,尤其是迄今為止,全國人大常委會和最高人民法院從未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1條的法律適用作出過任何立法和司法解釋,作者認為,根據(jù)民法通則的立法原義和“特別法”優(yōu)于“普通法”的司法原則,在國家立法機關和最高司法機關尚未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1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刑事賠償?shù)姆蛇m用范圍,作出明確的立法解釋或司法解釋之前,或者國家立法機關尚未對上述有關法律進行修改之前,公民(犯罪嫌疑人)因被刑事偵查機關監(jiān)視居住、無罪處理后,如要求刑事偵查機關承擔國家侵權的民事賠償責任,應繼續(xù)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1條的規(guī)定,并依法適用民事訴訟管轄。
第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的刑事賠償范圍過于狹窄,在司法實踐中有許多弊端。刑事偵查機關因偵查刑事案件的“需要”,可能對犯罪嫌疑人采取監(jiān)視居住飛取保候審等強制措施。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58條的規(guī)定,偵查機關和司法機關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監(jiān)視居住的期限可長達6個月,取保候審的期限可長達12個月。而在司法實踐中,偵查機關對犯罪嫌疑人采取監(jiān)視居住的強制措施,通常是采用完全限制人身自由或變相限制人身自由的看守(或看管、監(jiān)管措施)。期限短則一二個月,長達五六個月。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經(jīng)刑事偵查或刑事審判,最后與案件無涉,或者無事實、證據(jù)證明其犯罪作無罪處理后,那么,該公民因此而遭受的人身、名譽和財產(chǎn)損失,應當根據(jù)特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來申請國家刑事賠償。所以,作者認為,有必要修改并擴大國家刑事賠償?shù)姆秶?。?jù)說當初在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時,之所以沒有將“錯誤監(jiān)視居住”和“錯誤取保候審”也列為國家刑事賠償?shù)姆秶?,主要是考慮國家財政的負擔能力。然而,錯誤采取監(jiān)視居住等強制措施,對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和公民社會名譽的影響,在某些情況下并不低于被錯誤刑事拘留所造成的損害程度。如A女案就是典型例子。國家立法機關在劃分國家刑事賠償管轄范圍問題上,不能只考慮國家財政的負擔能力,而不顧及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否則,就極有可能因此而造成國家司法的混亂,并且成為某些濫用司法權力、侵犯公民合法權益行為的“防空洞”。顯然,這是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立法宗旨和立法初衷的。因此,作者建議將“錯誤監(jiān)視居住”或“錯誤取保候審”,也列為國家刑事賠償?shù)臈l件和范圍。這樣有利于保障諸如A女等等公民及時獲得國家賠償?shù)臋嗬?;有利于促進公安、司法機關正確依法行使職權,防止冤、假、錯案;有利于維護司法公正和維護社會穩(wěn)定。
第三、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jiān)督機關,應當履行憲法賦予的監(jiān)督法律正確實施的職責。國家立法機關今后在制定或修改基本法律時,也應當明確賦予檢察機關法律監(jiān)督的職責和范圍。最高人民法院在制定或修改關系到國家基本法律實施的有關司法解釋時,應當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共同研究,及時征求意見,以防止“法出多門”、“各行其是”。此外,還需要進一步明確當公民的合法訴權通過基層或地方法院不能保障實現(xiàn)時,國家立法機關應賦予檢察機關有受理申訴和依法向法院提出抗訴等法律監(jiān)督職權。
第四、通過A女“涉嫌殺人案”提出的司法管轄沖突及與此有關的法律方面的某些立法缺陷,國家立法機關和最高司法機關應當單一反三,加強調查研究,及時完善立法,在尚未提交或通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修改有關法律之前,盡快制定相應的立法解釋或司法解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以保障國家司法的權威和統(tǒng)一,促進社會主義民主和法治不斷走向成熟。
望采納??!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律師投稿,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
上一篇:
交通事故7級傷殘賠償多少錢下一篇:
車禍九級傷殘精神撫慰金
更多相關法律知識
高人民法院印發(fā)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p>
國家賠償法施行以來,各級人民法院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 的職責,公正高效審理各類國家賠償案件,切實維護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 了公民、法人和其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 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有力促進了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為總結經(jīng)驗,充分發(fā)揮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導作用,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 我院首次在本院審結和各高級人民法院推薦案件的基礎上,選定了國家賠償十個案例。案例在訴權保護、舉證責任倒置、法律適用規(guī)則、正當法律程序、精神損害賠償和確賠合一司法審查新模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指導性。2012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以法辦[2012]481號《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耐ㄖ穼屹r償?shù)湫桶咐掳l(fā)各高級人民法院。
附: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饕?/p>
1.朱紅蔚申請廣東省人民檢察院無罪逮捕國家賠償案〔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1)法委賠字第4號國家賠償決定書〕
2.卜新光申請安徽省公安廳刑事違法追繳國家賠償案〔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1)法委賠字第1號國家賠償決定書〕
3.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跒I海大道(天福酒店)證券營業(yè)部申請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錯誤執(zhí)行國家賠償案〔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1)法委賠字第3號國家賠償決定書〕
4.程顯民、程宇、曹世艷、楊桂蘭申請遼寧省丹東市公安局刑訊逼供致死國家賠償案〔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0)遼法委賠字第6號國家賠償決定書〕
5.許秀琴申請吉林省長春市公安局刑事違法扣押國家賠償案〔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06)吉高法委賠字第1號國家賠償決定書〕
6.馬云平申請陜西省蒲城縣人民檢察院無罪逮捕國家賠償案〔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0)陜賠他字第00005號國家賠償決定書〕
7.葉壽美申請江蘇省南通監(jiān)獄虐待致傷國家賠償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1)蘇法委賠字第0002號國家賠償決定書〕
8.張留軍申請河南省平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重審無罪國家賠償案〔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1)豫法委賠字第6號國家賠償決定書〕
9.熊仲祥申請四川省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重審無罪國家賠償案〔四川省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樂法賠字第2號國家賠償決定書〕
10.李靈申請山東省嘉祥縣人民法院重審無罪國家賠償案〔山東省濟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2011)濟法委賠字第1號賠償決定書〕
國家賠償法某案例 急?。。?/strong>(1)可以 這個屬于錯案 并且還造成很嚴重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 的后果 國家是一定要賠的
(2)可以 李某妻子是被害人的利害關系人 可以成為賠償請求人
(3)兩個都有責任 都應該賠償 治安聯(lián)防隊沒有合法的手續(xù)是不能抓人的 但是公安局的責任較大一些 因為被害人的死亡是公安局造成的 刑訊逼供致人死亡 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 你們都可以告公安局故意殺人
錯殺,法律規(guī)定國家賠償怎么賠A女被監(jiān)視居住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 ,限制人身自由109天的申請賠償和維權問題,經(jīng)過四年多的努力,終于有了一個明確的結論;盡管A女最后經(jīng)依法確認或可能得到的賠償數(shù)額遠不能彌補她實際遭受的損失,但有一點賠償總比一點都沒有要好一些;也許A女依法申請國家賠償?shù)穆烦套叩锰D難,姍姍來遲的司法救濟還不完全盡如人意,但畢竟國家賠償?shù)湫桶咐? 我們國家是一個法治的國家。在現(xiàn)代文明和法制社會,如果一個公民的人身權利和財產(chǎn)權利遭受侵害后,竟然淪落到“告狀無門”、“法不過問”的地步,那是民主、人權和法治的悲哀。A女的典型案例,雖然可能是極個別的現(xiàn)象,但她的確給國家立法機關和最高司法機關提出了一系列嚴肅的法律課題。?
法律障礙
那么,影響A女起訴立案和司法管轄的“障礙”到底有哪些呢?據(jù)了解,主要有四種帶傾向性的觀點在起作用。為此,需要提出研究和商榷:
一是“不平等論”。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A女與某公安機關之間不是平等的民事主體關系。公安機關因A女“涉嫌殺人案”而決定立案偵查并對其采取監(jiān)視居住等強制措施,這是國家法律賦予公安機關的刑事偵查權。而行使這種法定刑事偵查權的公安機關與被立案偵查的對象(公民)之間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所以,不能適用民法來調整A女和某公安機關這兩個不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
這種觀點混淆了“平等主體”與“國家機關職權劃分”這兩個不同概念的內(nèi)涵。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36條關于法人的一般規(guī)定,法人也包括機關法人。無論是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或者其他黨政機關,它們在參加民事活動(包括民事訴訟活動)或者調整民事法律關系時,都是以法人的“身份”出現(xiàn)的。盡管這些機關法人享有并可以行使國家法律或者國家機構授予的某些職權;如行政權、管理權、司法權、偵查權、監(jiān)督權、處罰權,等等。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國家機關可以不受民法的約束。在參加具體調整處理以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為內(nèi)容的民事活動時,機關法人同企業(yè)法人、社團法人之間,機關法人相互之間,以及機關法人和公民之間的法律地位都是一律平等的。正是從這個法律意義上說,A女作為普通公民,在某公安機關執(zhí)行職務時侵犯其人身權利和財產(chǎn)權利并造成了損害后,要求該機關法人依法進行民事賠償,完全符合我國民法調整范圍的規(guī)定,而且雙方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和訴訟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民事主體。我國民法不允許有特殊的民事主體存在,不允許有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的法人組織。因而,“不平等論”沒有法律依據(jù),某基層法院以“不平等論”為由,“不予受理”A女對某公安機關提起的民事賠償訴訟是錯誤的。
二是“非民事活動論”。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某公安機關因A女“涉嫌殺人案”而決定立案偵查并對其采取監(jiān)視居住等強制措施,這不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活動,而是不得附有任何條件并帶有強制性的刑事偵查和刑事訴訟活動。因而,刑事訴訟活動不能用民事訴訟方法來調整,A女也不能就刑事訴訟活動造成的人身權利和財產(chǎn)權利的損害,提起民事訴訟。
其實,“不平等論”同“非民事活動論”有某些異曲同工之處。前者側重于強調當事人之間是否具有民法上的“平等主體”關系,而后者則更為強調兩種不同訴訟活動之間的區(qū)別。其目的都是用來作為“不予受理”A女提起民事訴訟的“擋箭牌”。根據(jù)中國侵權行為法理論,國家侵權行為一般分為行政侵權行為、司法侵權行為和其他侵權行為等種類。而“司法侵權行為是指國家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或者其工作人員,在執(zhí)行司法職務中,侵害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權益的侵權行為。如錯殺、冤獄、錯判民事案件、錯誤采取訴訟強制措施,給公民、法人造成損害者,都是司法侵權行為。目前,我國現(xiàn)行法律并未規(guī)定國家機關執(zhí)行刑事偵查職務對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后可以不承擔民事責任,也沒有修改或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1條的規(guī)定。所以,”非民事活動論“的提出也沒有法律依據(jù)。其論點同樣不能成立。
三是“無過錯論”。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某公安機關因偵查刑事案件需要,依法定程序對A女采取監(jiān)視居住等強制措施,本身沒有過錯。雖然A女因涉案受到一些名譽和精神損失,但某公安機關在主觀上并無過錯,其偵查行為和刑事訴訟活動都是按法定程序進行的。因此,不需要再通過民事訴訟對A女進行賠償。只要表示道歉就可以了。
這是少數(shù)公安、司法機關人員對公民人身權利和財產(chǎn)權利的漠視。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國家保護公民合法財產(chǎn)的所有權。公安機關雖因偵查刑事案件需要對A女采取監(jiān)視居住等強制措施,主觀上并無過錯,但客觀上對A女的名譽、精神等人身權利和財產(chǎn)權利造成了損害。這在民法上講屬于國家侵權行為,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眾所周知,國家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應當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即國侵權損害賠償不以過錯為構成要件,只要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zhí)行職務中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造成了損害,就一律由國家機關承擔民事責任,而不論其是否有過錯。關于歸責原則問題,無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1條,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2條都沒有規(guī)定主觀過錯要件。由于國家侵權損害賠償是特殊主體,對侵權后果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是經(jīng)濟上的賠償。因而對國家侵權賠償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就要求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因執(zhí)行職務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時,不得以其“無過錯”為由,推卸應承擔的國家侵權賠償責任。
四是“法律沖突論”。如上所述,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某公安機關因A女“涉嫌殺人案”,對其采取監(jiān)視居住等刑事偵查強制措施,不屬于具體行政行為,也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的行政賠償或刑事賠償范圍。因而,A女既不能提起行政訴訟,也不能申請國家賠償。至于A女能否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1條的規(guī)定提起民事訴訟的問題,“法律沖突論”者又有兩種分岐意見:其一,民法通則是普通法,而且已經(jīng)施行10多年了,當初在制定國家侵權賠償條款(第121條)時,還沒有出臺行政訴訟法和國家賠償法。按照“特別法”優(yōu)于“普通法”的司法原則,應當按國家賠償法等特別法規(guī)定的原則來確定管轄。如果特別法對A女案沒有規(guī)定管轄,那么就應當按照普通法即民法和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受理管轄,其二,某地公安機關對A女采取監(jiān)視居住等強制措施,雖然尚不構成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的“錯誤拘留”、“錯誤逮捕”、“錯誤判罪”等國家刑事賠償條件,但從A女被刑事偵查機關監(jiān)視居住109天,完全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具體事實看,實際上等同于被刑事拘留和被逮捕,而且已超出一般刑事拘留和逮捕后的法定偵查羈押期限。所以,對A女應參照適用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刑事賠償……A女最終通過申請國家刑事賠償獲得司法救濟的事實表明,在目前尚未修改有關現(xiàn)行法律或明確制定司法解釋的情況下,選擇司法救濟即國家賠償?shù)耐緩绞钦_的。這樣做,有利于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并減少訴累,保障司法公正。?
立法建議
我們通過剖析A女因“涉嫌殺人案”被刑事偵查機關監(jiān)視居住作無罪處理后,很長時間未能及時依法獲得賠償?shù)陌咐捌湓?,似乎不難發(fā)現(xiàn):從表面上看這只是一般的司法管轄沖突問題,但實質上卻涉及到因我國民法和國家賠償法的立法缺陷和“法無明文規(guī)定”而導致的“無法可依”及“告狀無門”等更深層次的司法理論和司法實踐問題。為了避免今后再發(fā)生諸如A女這樣的“犯罪嫌疑人”被刑事偵查機關監(jiān)視居住并作無罪處理后“告狀無門”的尷尬局面;為了從根本上真正地保障公民合法的人身權利和財產(chǎn)權利不受侵犯;同時也為了規(guī)范和提高公安、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及執(zhí)法水平;作者呼吁國家立法機關和最高司法機關,盡快組織專家對下列問題和建議進行論證:
第一、鑒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早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之前8年施行,尤其是迄今為止,全國人大常委會和最高人民法院從未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1條的法律適用作出過任何立法和司法解釋,作者認為,根據(jù)民法通則的立法原義和“特別法”優(yōu)于“普通法”的司法原則,在國家立法機關和最高司法機關尚未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1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刑事賠償?shù)姆蛇m用范圍,作出明確的立法解釋或司法解釋之前,或者國家立法機關尚未對上述有關法律進行修改之前,公民(犯罪嫌疑人)因被刑事偵查機關監(jiān)視居住、無罪處理后,如要求刑事偵查機關承擔國家侵權的民事賠償責任,應繼續(xù)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1條的規(guī)定,并依法適用民事訴訟管轄。
第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的刑事賠償范圍過于狹窄,在司法實踐中有許多弊端。刑事偵查機關因偵查刑事案件的“需要”,可能對犯罪嫌疑人采取監(jiān)視居住飛取保候審等強制措施。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58條的規(guī)定,偵查機關和司法機關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監(jiān)視居住的期限可長達6個月,取保候審的期限可長達12個月。而在司法實踐中,偵查機關對犯罪嫌疑人采取監(jiān)視居住的強制措施,通常是采用完全限制人身自由或變相限制人身自由的看守(或看管、監(jiān)管措施)。期限短則一二個月,長達五六個月。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經(jīng)刑事偵查或刑事審判,最后與案件無涉,或者無事實、證據(jù)證明其犯罪作無罪處理后,那么,該公民因此而遭受的人身、名譽和財產(chǎn)損失,應當根據(jù)特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來申請國家刑事賠償。所以,作者認為,有必要修改并擴大國家刑事賠償?shù)姆秶?。?jù)說當初在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時,之所以沒有將“錯誤監(jiān)視居住”和“錯誤取保候審”也列為國家刑事賠償?shù)姆秶?,主要是考慮國家財政的負擔能力。然而,錯誤采取監(jiān)視居住等強制措施,對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和公民社會名譽的影響,在某些情況下并不低于被錯誤刑事拘留所造成的損害程度。如A女案就是典型例子。國家立法機關在劃分國家刑事賠償管轄范圍問題上,不能只考慮國家財政的負擔能力,而不顧及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否則,就極有可能因此而造成國家司法的混亂,并且成為某些濫用司法權力、侵犯公民合法權益行為的“防空洞”。顯然,這是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立法宗旨和立法初衷的。因此,作者建議將“錯誤監(jiān)視居住”或“錯誤取保候審”,也列為國家刑事賠償?shù)臈l件和范圍。這樣有利于保障諸如A女等等公民及時獲得國家賠償?shù)臋嗬?;有利于促進公安、司法機關正確依法行使職權,防止冤、假、錯案;有利于維護司法公正和維護社會穩(wěn)定。
第三、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jiān)督機關,應當履行憲法賦予的監(jiān)督法律正確實施的職責。國家立法機關今后在制定或修改基本法律時,也應當明確賦予檢察機關法律監(jiān)督的職責和范圍。最高人民法院在制定或修改關系到國家基本法律實施的有關司法解釋時,應當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共同研究,及時征求意見,以防止“法出多門”、“各行其是”。此外,還需要進一步明確當公民的合法訴權通過基層或地方法院不能保障實現(xiàn)時,國家立法機關應賦予檢察機關有受理申訴和依法向法院提出抗訴等法律監(jiān)督職權。
第四、通過A女“涉嫌殺人案”提出的司法管轄沖突及與此有關的法律方面的某些立法缺陷,國家立法機關和最高司法機關應當單一反三,加強調查研究,及時完善立法,在尚未提交或通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修改有關法律之前,盡快制定相應的立法解釋或司法解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以保障國家司法的權威和統(tǒng)一,促進社會主義民主和法治不斷走向成熟。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