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殘等級的認定標準
傷殘等級鑒定標準具體如下傷殘等級的認定標準 :
1、一級傷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傷殘等級的認定標準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傷殘等級的認定標準 ;
2、二級傷殘:社交困難,不能獨立工作,需要隨時有人照看;
3、三級傷殘:社交困難,生活不能完全獨立,需要有人照看;
4、四級傷殘:社交受限,活動、工作范圍受限制;
5、五級傷殘:交往、工作、生活能力等部分受限;
6、六級傷殘:活動能力降低,生活中有些受限制;
7、七級傷殘:暫時活動不受限制,但長期活動必定受到一定限制,工作時間大量減少;
8、八級傷殘:工作連續(xù)性不強,社交受限制、活動能力部分受限;
9、九級傷殘:工作能力下降,生活大部分被限制;
10、十級傷殘:生活部分受限,工作能力有所下降。
《工傷保險條例》
第二十二條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
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
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勞動能力鑒定標準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傷殘等級的鑒定標準是什么?符合評殘標準一級至四級傷殘等級的認定標準 的為全部喪失勞動能力;五級至六級為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七級至十級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傷殘等級的認定標準 ,具體如下: 一級:器官缺失或完全喪失功能傷殘等級的認定標準 ,其它器官不能代替,存在特殊醫(yī)療依賴,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者; 二級: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并發(fā)癥,存在特殊醫(yī)療依賴,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者; 三級: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并發(fā)癥,存在特殊醫(yī)療依賴,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 四級: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并發(fā)癥,存在特殊醫(yī)療依賴,生活可以自理者; 五級:器官大部分缺損或明顯畸形,有較重功能障礙或并發(fā)癥,存在一般醫(y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 六級:器官大部缺損或明顯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礙或并發(fā)癥,存在一般醫(y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七級:器官大部分缺損或畸形,有輕度功能障礙或并發(fā)癥,存在一般醫(y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八級:器官部分缺損,形態(tài)異常,輕度功能障礙,有醫(y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九級:器官部分缺損,形態(tài)異常,輕度功能障礙,無醫(y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十級:器官部分缺損,形態(tài)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y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與此同時,該標準又根據(jù)工傷及職業(yè)病可累及每個系統(tǒng)和器官,評殘標準應覆蓋各主要臨床學科傷殘等級的認定標準 的情況,將人體器官系統(tǒng)相近或有聯(lián)系傷殘等級的認定標準 的臨床科學編組,劃分為五個部分,即: 1、神經(jīng)內(nèi)科、神經(jīng)外科、精神科部分; 2、骨科、整形科、燒傷科部分; 3、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部分; 4、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生殖科(包括婦科)部分; 5、職業(yè)病內(nèi)科部分。根據(jù)《職工工傷與職業(yè)病致殘等級》第一條規(guī)定,本標準規(guī)定了職工工傷致殘勞動能力鑒定原則和分級標準。
傷殘等級鑒定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施行傷殘等級的認定標準 的傷殘鑒定標準主要有《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傷殘等級的認定標準 ,堅持以致傷因素對人體直接造成傷殘等級的認定標準 的原發(fā)性損傷及由損傷引起的并發(fā)癥或者后遺癥為依據(jù),全面分析,綜合鑒定。
【法律依據(jù)】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
4.1.1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以致傷因素對人體直接造成的原發(fā)性損傷及由損傷引起的并發(fā)癥或者后遺癥為依據(jù),全面分析,綜合鑒定。
4.1.2對于以原發(fā)性損傷及其并發(fā)癥作為鑒定依據(jù)的,鑒定時應以損傷當時傷情為主,損傷的后果為輔,綜合鑒定。
4.1.3對于以容貌損害或者組織器官功能障礙作為鑒定依據(jù)的,鑒定時應以損傷的后果為主,損傷當時傷情為輔,綜合鑒定。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傷殘等級的認定標準 !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yè)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傷殘鑒定等級劃分標準傷殘等級傷殘等級的認定標準 的評定標準如下:
1、一級傷殘傷殘等級的認定標準 ,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二級傷殘,社交困難,不能獨立工作,需要隨時有人照看;
3、三級傷殘,社交困難,生活不能完全獨立,需要有人照看;
4、四級傷殘,社交受限,活動、工作范圍受限制;
5、五級傷殘,交往、工作、生活能力等部分受限;
6、六級傷殘,活動能力降低,生活中有些受限制;
7、七級傷殘,暫時活動不受限制,但長期活動必定受到一定限制,工作時間大量減少;
8、八級傷殘,工作連續(xù)性不強,社交受限制、活動能力部分受限;
9、九級傷殘,工作能力下降,生活大部分被限制;
10、十級傷殘,生活部分受限,工作能力有所下降。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xù)后,停發(fā)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guī)定享受基本養(yǎng)老保險待遇,基本養(yǎng)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shù),繳納基本醫(yī)療保險費。
傷殘評定等級標準傷殘等級評定標準 是根據(jù) 傷殘 傷殘等級的認定標準 的嚴重程度來判定傷殘的等級傷殘等級的認定標準 ,分為一級到 十級傷殘 。 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并無統(tǒng)一的鑒定標準。不同的對象不同事由導致的傷殘適用不同的 傷殘鑒定標準 。 《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傷殘等級的認定標準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傷殘等級的認定標準 ,保留 勞動關系 ,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 工傷保險 基金按 傷殘等級 支付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 工資 ,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 傷殘津貼 ,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shù)?最低工資標準 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 工傷 職工達到 退休年齡 并辦理 退休 手續(xù)后,停發(fā)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guī)定享受基本 養(yǎng)老保險 待遇,基本養(yǎng)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shù),繳納基本 醫(yī)療保險 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