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
2020年度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2359元×20=847180元。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2020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 ,職工因工死亡2020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 ,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guī)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故員工因工死亡的2020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 ,近親屬可獲得三項費用,喪葬補助金、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三項費用標準如下:
1、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公式: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2、喪葬補助金: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tǒng)籌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公式:當地社平工資×6;
比如,深圳目前社平工資為6054元,則喪葬補助金為6054元×6=36324元。
3、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fā)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yǎng)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公式:配偶:死者本人工資×40%(按月支付);
其它親屬:死者本人工資×30%(每人每月);
孤寡老人或孤兒: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
核定時上述撫恤金之和應≤職工月工資(按月計算)。
2020年工傷的賠償標準2020年度職工因工死亡2020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 的賠償標準為:
1、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故2020年度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2359元×20=847180元。
2、喪葬補助金: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tǒng)籌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統(tǒng)籌地區(qū)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2020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 ;
3、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fā)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2020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 ,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yǎng)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2020工傷死亡賠償標準一覽表1、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這個標準每年都會變化,一般每年至少增加數萬元。
公式: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依據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2019年度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
故2020年度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2359元×20=847180元。
因《工傷保險條例》在全國統(tǒng)一執(zhí)行,故2020年度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全國統(tǒng)一標準為847180元,相比上年度的785020元,增加了62160元。這個標準沒有地域之分,全國統(tǒng)一。
2、喪葬補助金: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tǒng)籌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這個標準同樣每年會有變化。
公式:當地社平工資×62020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 ;
3、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fā)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yǎng)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2020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 ;
公式:配偶:死者本人工資×40%(按月支付);
其它親屬:死者本人工資×30%(每人每月);
孤寡老人或孤兒: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
初次核定時上述撫恤金之和應≤職工月工資(按月計算)。
注:以上標準均基于《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及最新統(tǒng)計數據歸納總結
需要注意的問題:
1、工亡補助金全國一個價,與侵權賠償不同,侵權還有城鎮(zhèn)和農村戶口之差,還有地域之別;工亡則是同命同價,全國一個價。
2、工亡補助金的標準是死亡時的上一年度。
3、工亡補助金不是遺產,工亡補助金是補助死者家屬。因此,當死者的債權人主張工亡金清償債務的請求得不到支持。
4、工亡補助金如何分配?實務中常見公婆與喪偶兒媳爭工亡補助金。工亡補助金是死者近親屬因其死亡導致生活資源減少和喪失的補償,因此其分配也并不一定是均分,而是要根據死者近親屬的生活來源等實際情況分配。
5、單位繳了工傷保險,工亡補助金由基金支付。單位沒有繳納工傷保險,工亡補助金由單位賠償。
6、單位無力支付工亡補助金的,家屬可以要求社?;鹣刃袌?zhí)行墊付。
7、第三人侵權導致工亡的,死亡賠償金和工亡補助金可以賺得。
8、單位參加了商業(yè)保險的,工亡補助金和商業(yè)保險可以兼得。
9、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亡死亡的,近親屬享受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10、一致四級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后因工傷死亡的,近親屬有喪葬費和撫恤金,但不能獲得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11、超齡人員工亡的,只要認定為工傷,近親屬可以獲得工亡補助金。
12、職工因工外出期間或搶險救災下落不明被宣告死亡的,近親屬可獲得工亡補助金。
13、職工工亡后,近親屬與用人單位可以達成賠償協(xié)議。近親屬在達成協(xié)議后反悔的,應在一年內撤銷。(實務中也有不理的,或認為無效的。這兩種做法是不合法理的?。?
14、承擔用工主體責任的用人單位(發(fā)包人或被掛靠人)賠付工亡補助金后,可以向包工頭或掛靠人追償。
認定工亡一共有九種法定情形(《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和第十五條規(guī)定):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yè)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fā)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8、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fā)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9、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2020年工傷死亡賠償標準一覽表1、一次性工亡補助金2020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 :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 的20倍。這個標準每年都會變化2020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 ,一般每年至少增加數萬元。
公式: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依據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2019年度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
故2020年度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2359元×20=847180元。
因《工傷保險條例》在全國統(tǒng)一執(zhí)行,故2020年度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全國統(tǒng)一標準為847180元,相比上年度的785020元,增加了62160元。這個標準沒有地域之分,全國統(tǒng)一。
2、喪葬補助金: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tǒng)籌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這個標準同樣每年會有變化。
公式:當地社平工資×62020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 ;
3、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fā)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yǎng)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公式:配偶:死者本人工資×40%(按月支付);
其它親屬:死者本人工資×30%(每人每月);
孤寡老人或孤兒: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
初次核定時上述撫恤金之和應≤職工月工資(按月計算)。
注:以上標準均基于《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及最新統(tǒng)計數據歸納總結
需要注意的問題:
1、工亡補助金全國一個價,與侵權賠償不同,侵權還有城鎮(zhèn)和農村戶口之差,還有地域之別;工亡則是同命同價,全國一個價。
2、工亡補助金的標準是死亡時的上一年度。
3、工亡補助金不是遺產,工亡補助金是補助死者家屬。因此,當死者的債權人主張工亡金清償債務的請求得不到支持。
4、工亡補助金如何分配?實務中常見公婆與喪偶兒媳爭工亡補助金。工亡補助金是死者近親屬因其死亡導致生活資源減少和喪失的補償,因此其分配也并不一定是均分,而是要根據死者近親屬的生活來源等實際情況分配。
5、單位繳了工傷保險,工亡補助金由基金支付。單位沒有繳納工傷保險,工亡補助金由單位賠償。
6、單位無力支付工亡補助金的,家屬可以要求社?;鹣刃袌?zhí)行墊付。
7、第三人侵權導致工亡的,死亡賠償金和工亡補助金可以賺得。
8、單位參加了商業(yè)保險的,工亡補助金和商業(yè)保險可以兼得。
9、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亡死亡的,近親屬享受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10、一致四級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后因工傷死亡的,近親屬有喪葬費和撫恤金,但不能獲得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11、超齡人員工亡的,只要認定為工傷,近親屬可以獲得工亡補助金。
12、職工因工外出期間或搶險救災下落不明被宣告死亡的,近親屬可獲得工亡補助金。
13、職工工亡后,近親屬與用人單位可以達成賠償協(xié)議。近親屬在達成協(xié)議后反悔的,應在一年內撤銷。(實務中也有不理的,或認為無效的。這兩種做法是不合法理的?。?
14、承擔用工主體責任的用人單位(發(fā)包人或被掛靠人)賠付工亡補助金后,可以向包工頭或掛靠人追償。
認定工亡一共有九種法定情形(《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和第十五條規(guī)定):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yè)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fā)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8、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fā)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9、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職工因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職工因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 的20倍。
根據2021年1月18日,國家統(tǒng)計局召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fā)布會,公布2020年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這就意味著,2021年度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調整為2020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 :43834元×20=876680元,2020年度一次性工傷補助金標準為2020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為847180元。這一數值并不是一層不變的,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條件的不斷變化在不斷的變化中的。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guī)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tǒng)籌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fā)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yǎng)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yǎng)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guī)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待遇。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guī)定的待遇。